首页 > 学术期刊 > 正文
  • 高温色釉综合装饰探索


    2011年第四期

    高温色釉综合装饰探索
    品刚陶瓷工作室  王 品 刚
    摘要:把高温颜色釉的天然纹理、釉色与精心构思的绘画点缀相结合,成为高温色釉综合装饰中的主要形式,天成与人工合为一体,才能给人以和谐、自然地感受。
    关键词:高温色釉、综合装饰、融汇。


             中国陶瓷艺术博大精深,从远古时期的彩陶文化到现代陶艺,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。在历史进程中,历代陶瓷艺术家、陶瓷艺人们不断探索,创造出有恢宏气势和精美装饰的艺术瓷,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艺术瓷,就是其中的一种。
      景德镇陶瓷中的综合装饰技艺始于宋代影靑瓷。陶瓷艺人采用在坯体上雕刻出花卉、婴戏等图案后施以影靑釉的装饰形式,创造出精美俊秀的影靑瓷艺。影靑瓷的装饰艺术,不仅奠定了“景德镇”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命名基础,而且对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。
             明代的青花釉里红、青花刻花瓷、青花斗彩和清代色釉铁锈花、珐华三彩瓷,都属于综合装饰瓷艺的范畴。清代乾隆年间,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和艺人经过不断改变配料方案,在窑炉中经过多次烧成试照后,成功地创作出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大瓶,这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瓷将红釉、靑釉、窑变釉和青花、古彩、粉彩等多种彩绘技艺装饰集于一体,体现了制瓷匠师巧夺天工的聪明才智,是古代陶瓷中的国宝。
      艺术创作的多样化,始终是艺术创作发展的重要途径,不同工艺、不同形式的结合,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风格。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,高温颜色釉装饰就是巧妙地利用颜色釉的色相、块面、肌理与雕刻图案、书法和釉上彩绘装饰画面相融、衬托、呼应,显示出奇妙视觉效果的艺术表现形式,产生出天人合一、别具一格的作品特色。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的高温色釉综合装饰,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,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,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技艺、材质、装饰、构成的变化过程。
          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,陶艺作品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综合装饰代表作。这个时期的色釉综合装饰手法比较单纯,以色釉刻花、青花釉里红、青花斗彩为主,开始出现了用高温颜色釉作为釉下彩绘颜料,在坯胎上进行绘画装饰的作品。继承传统综合装饰技艺,以新的画面与色釉相结合,是现代陶瓷综合装饰的主要特点。青花大王王步首创影靑刻花与釉下青花、釉里红综合装饰技艺,他还创造出青花双鸭与刻划花、水波纹相衬托的综合装饰形式。他的“葡萄纹”盘采用了刻花、划花、影靑釉与青花釉里红相融汇的综合装饰技艺,作品中的高温色釉刻花梅花纹饰,有浮雕的立体质感,环绕青花釉里红葡萄主题绘画,具有美妙曲线的葡萄藤茎和晶莹剔透的红葡萄相衬托,用“扒筋法”划出的葡萄叶清爽醒目,点、线、面融为一体,令人赏心悦目。
      当代陶艺中,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今的高温色釉综合装饰,与传统综合装饰瓷艺相比有了很大变化。陶瓷艺术家以“古为今用”、“洋为中用”的指导理念,从事新手法、新材质、新形式、新工艺的探索研究,创作出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。不论是色釉配方的研究,色相、纹理的变革,还是因材施艺的设计观念,与传统综合装饰相比都有新的发展创造。用奇妙的颜色釉艺术语言和精湛的创作技艺相结合,把妙趣天成的观赏效果与天衣无缝的综合合成,交织成令人心旷神怡的新作。
          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创作的“崔嵬砥柱”高温色釉综合装饰瓷板画,巧妙地利用高温色釉的海浪、彩虹纹理,在海浪和彩虹之间,添上了一块“天柱峰”奇石,这一点睛妙笔使色釉块面、弧形曲线里,有了山、海、天、地的画面,题诗“崔嵬砥柱石,无语立中流”,深化了作品意境,色釉产生无形的了艺术生命力,给观赏者以深刻的启示。海浪涛起潮落,彩虹悬挂蓝天,“天柱峰”犹如一位智者,冷静地注视着宇宙万象,“天地乾坤,世事往复,我必观之”。
           利用高温颜色釉进行综合装饰,有多种表现形式,一种是釉下装饰,在色釉的空白处雕刻图案、书法字体,使色釉与雕刻书法、图案相衬托呼应,形成立体装饰与色釉纹理相结合的综合装饰形式。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朱正荣创作的影靑刻花《春夏秋冬》四图瓶就是采用雕刻与绘画相结合的综合装饰形式,他在坯上雕刻出竹石图案后,施以影靑釉,在雕刻图案上面以青花釉里红料画出松树、松鼠、花卉、野果等,雕刻与绘画和谐地融为一体,作品清秀素雅,充满了大自然的旺盛生机。
           色釉雕刻有多种装饰形式,既有在雕刻图案上施以单纯色釉的影靑釉、紫金釉雕刻图案,也有在局部涩胎上雕刻图案而不施釉,使粗糙的涩胎雕刻图案与旁边的亮丽鲜艳的高温色釉相呼应。还有在珍珠釉瓷坯胎上雕刻龙、凤、虎、龟“四灵”图案后再喷上彩釉,使白底珍珠釉的细密肌理、图案与彩釉形成色相、光泽、纹理的交错呼应。又有在颜色釉的坯胎上未施色釉处雕刻花卉、几何图案,使这些图案与色釉主体块面产生鲜明的颜色、装饰对比的形式。作品“学海无涯”就是在施有蓝釉花瓶的空白处,添上一只小船,船上画一个书生,再在花瓶的口颈处,雕刻出“学海无涯”四字,作品烧成后,色釉、绘画细部与刚劲的行书字体相结合,就给人以“学海无涯苦作舟,书山有路勤为径”的启示,成为有深意的作品、有意味的表现形式。
            采用高温颜色釉的釉色、纹理与釉上彩绘相融合的综合装饰技法,是综合装饰中的一种重要形式。有不少陶瓷艺术工作者都善于把握颜色釉的特定性能,釉色、块面与釉上精心设计的画面装饰相结合,创作出既有新意,又新颖大方的艺术瓷新作。根据高温色釉在瓷胎上的呈色情况,灵活采用绘画点缀、补充,使天然釉色与画面协调地融为一体,从而产生出一种美妙的装饰效果。
             我在创作高温色釉综合装饰陶艺作品时,经过多次探索试验,感受到综合装饰陶艺创作是一件既有新意,又很难创作出完美新作的工作。我采用过施釉烧成后的高温色釉瓷胎,用来绘画装饰;也用颜色釉在坯上喷釉、涂抹,按照自己需要的部位,在坯上设计好高温色釉的位置。自己动手施釉的坯胎,烧成后产生的釉色流淌、窑变,有时会出现奇特的纹理,有时也会产生积釉、缩釉、开裂的问题,如果处理的好,工艺缺陷有时也能成现代陶艺装饰中的特效。     
     用釉色鲜亮、纹理清晰地高温颜色釉瓷胎,在色釉的空白、浅淡处补充装饰,只要设计细致、构图妥当,就能成为有新意、有深远意境之作。我创作的综合装饰《宋人词意》瓷板就是自己施釉烧成后,进行釉上彩绘装饰的。在瓷坯上,颜色有窑变釉、花釉、乌金釉等釉色。弯曲的山间小路,黄底釉色有散落的微细斑点酷似寒地霜花。深秋时节,文人骑上骏马,踏上了远行的征途,“紫骝认得旧游踪,缓行画桥来时路”,天上曙初露,身边杨柳飘拂。这件作品把高温色釉与釉上绘画结合得较细密,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。绿釉是江水,黄褐色釉成山间小道,淡花釉为天边的云彩、朝霞。把诗、书、画、印相结合,揉进天然色釉纹理,含蓄深沉的画面意境,发人深省。
            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,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是一种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表现形式。需要创作者具有全面的技艺功底,既要有娴熟的绘画、雕刻技术,又要熟悉釉料配方,掌握不同釉料的烧成发色变化,把握色釉、坯胎、瓷胎、颜料在烧成后的呈色反应,使釉料、颜料的烧成变化能达到作者的需要,尽量使作品在烧成后能达到完美无瑕的效果。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的艺术魅力,就在于能产生出用手工绘画后的人为与天成相融汇的美妙观赏特色。
            陶瓷装饰的本质,是创造出具有新风格的精品,高温颜色综合装饰是艺术瓷创作的媒介,是创作者发挥创造能力的载体。只有才思敏捷,才能获得妙想,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。

    参考文献
    《景德镇的颜色釉》潘文锦编著  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11月版 
    《陶瓷装饰》袁迪中、郭国基主编  陶瓷研究杂志社1992年9月版

  • 相关文章:

    余雪梅
    许锡嫣
    肖丽瑜
    吴忠义
    汪茂才